孩子,我一直在你的身边谭莉不知有多久了,坐在办公桌前,打开孩子们的漂流日记,读一读最新的内容再一遍遍翻看以往的故事,写下内心的触动,这是我最享受的时刻。生命中许多个平凡的瞬间,被孩子们记在了一页页日记里。四年级上学期,那时的我刚刚接手新的班级,已经和原班主任情深义厚的孩子对初来乍到的我,满是敌意和不信任,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我想到了漂流日记,首先,按照座位,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每组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同学任组长,让组长去买一个较厚的日记本,供全组使用。一般先由组长和学习较好的同学先写,由家长点评,再传递给下一位。下一位同学必须先对前面同学的日记进行点评后,才能写,有点像我们网上的跟帖,这就促进了对前面同学日记及家长评语的阅读。一轮下来,再依次和相邻的组进行交换。一开始,我也担心孩子不按时完成,把本子弄坏,可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就连平日里闹腾的孩子,也会认真地对待。“谭老师,什么时候轮到我啊?”每天发漂流日记,总有孩子满眼期待地跑来问我。绮琳那天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同学们的日记写得那么好,我可是在草稿本上写好,再工工整整誊上去的。”黄睿更是在爸爸的评语后爆料:“老师,我爸爸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在稿纸上涂画了大半个晚上,可怜的老爸!”孩子的世界天马行空,有些时候,日记的主角是花。为了让孩子感受美好生活,我会把种子或自己培育的小花苗,和大家一起种在教室的植物角。孩子们有时间总会去看看,日记里也常常记录着小花苗的细微变化。有些时候,日记的主角是我。“谭老师,你今天发脾气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你明天能笑一笑吗?”“谢谢你,明天老师一定笑容满满地来教室!”文字真是神奇的东西,催化着师与生之间的情感。不久,我就从陌生的新老师变成了孩子们的朋友。班上一个内向腼腆的男孩子吴志杰,怯怯的不爱说话,个子也小小的,班上很多工作任务都没有安排到她身上。一次,她在日记里写:“老师,我暑假在绘画班学习,您可以让我帮帮宣传委员!”我立刻在回复里答应了她,不久后班上要出黑板报,我让宣传委员叫上吴志杰,他果真认认真真地把花边勾勒得生动别致,把蝴蝶、蜜蜂画得栩栩如生,出黑板报的那段时间,他所有的休息时间都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班集体,每当看到这样充满艺术细胞,富有责任感的孩子,看到他们精心营造的班级文化,我的心里会不由自主的涌上一股暖流。熊韶棠同学上六年级后,学业压力大了,忽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体现在日记里的郁闷、迷茫,引起了我的关注,孩子变得情绪低落、沉默少语、经常自责。对平常喜欢的活动也不再有兴趣,有时,同学都早早进教室读书了,他还会在校园里转悠。我暗暗着急,和他的爸妈沟通,他爸爸说有办法,却给他从寺庙里买来了护身符一大串。并早晚逼着孩子喝纸灰泡的水。看着孩子游移的目光,慵懒的状态,我心急如焚,是校长指导我如何开导孩子和家长,是热心的家长义工,一次次协助我给孩子做心理辅导,为了让自己更专业,我还大量阅读心理学的书,研究孩子抑郁该如何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熊韶棠终于重新阳光灿烂地回到了集体中。有些时候,日记里是爱意浓浓的互动,文哲的妈妈给全班同学送来了自己制作的蛋糕,上课前我就会用牙签插好发给孩子们还热乎着的蛋糕。让他们整个一天都回味着温馨甜蜜,漂流日记里,好几个孩子会不约而同地描述吃蛋糕的场景感激阿姨的真心付出,家长们看完日记后,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爱护我的孩子们萱萱的妈妈去香港出差,她会给班上所有同学准备好礼物。嘉文的妈妈在日记中看到孩子们的好书推荐,特别是有同学在日记中说调皮捣蛋的伟斌也爱上阅读时立刻网购了五百多块钱的书送给了班上。真是日记在漂流,爱心在传递啊!总之,漂流日记使孩子们发生的变化是深刻的,是多方面的。是漂流日记,让我们快乐地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