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 如何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技能 颍 上县谢桥镇刘桥小学 王艳 2013.3.22如何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技能 颍上县谢桥镇刘桥小学 王艳 朗读,是把看的文字转化为听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是一门自成体系的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受到艺术的感染,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接受教育。 朗读训练要想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使学生深入作品的主题,掌握伤口的次重点,明确朗读目的,具体感受作品的情绪。但最基本的是扫除文字障碍,在老师的巧妙指引下,反复练习。 那么,教师必须针对哪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呢? 一、 语调 语调是语气外在的快慢、高低、长短、强弱、虚实等各种形式的总和,也是表达千变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语调有平调、升调、降调和曲调四种形式。分别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和不同的语气。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调训练时,尤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庄重、平静、哀伤、冷淡、厌恶的内容时,整个语句都是平的。如:“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最快乐。” 2、在朗读兴奋、惊喜、号召、鼓动、设问、反问、呼唤时,话语的后面应向上扬。如“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难道我们班就甘心落后了吗?”“王老师!王老师!” 3、在郎读委婉、讽刺、双关、诙谐、踌躇、狡猾等内容时,可让语调拐几个弯。如“啊?会有这各事?” 通过不断的训练,低年级学生就能比较正确地把握住语文教材中朗读时的语调,家长也称赞孩子的朗读好。 二、 停顿 停顿在朗读中非常重要,我们吸进的气有限,不可能一下子读完一篇或一段,因此换句需停顿;另外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还需要留点时间让听的人思考、理解,因此也需要停顿。 停顿的训练,注意以下三种停顿: 1、结构停顿,是按语言结构本身的疏密关系而定的,常以标点符号为标志。当然题目与正文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都会有较大的停顿,我让学生在心中默数“1、2、3”,以达到集体朗读时整齐的效果。 2、心理停顿,是为了提示某种心理活动。运用得好,使句子曲折微妙,十分传神,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朗读中经常需要停顿;开口之前,说出题目之后,提出问题之后。读到悲伤、精彩之处需要停顿。 3、语义停顿,完全是为了语义表达的需要,为了提示语句内部内的逻辑关系,为了强调某一词语的特殊含义。语义停顿,可不受标点符号的限制。相同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