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众专家浅谈社会保险在农村的实施VIP免费

众专家浅谈社会保险在农村的实施_第1页
1/110
众专家浅谈社会保险在农村的实施_第2页
2/110
众专家浅谈社会保险在农村的实施_第3页
3/110
【 文献号 】1-672【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原刊地名】长春【原刊期号】200502【原刊页号】76~81【分 类 号】C41【分 类 名】社会保障制度【复印期号】200508【标 题】农村土地基本生活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存在的困难 ——兼论农民对土地决策基础从生存伦理向经济理性的转移【作 者】王克强【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内容提要】从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的主要困难,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收入比较 稳定的工作难找、房子太贵、社会保障没有或不足、一旦没有找到工作生活就没有保障 、集体对农民放弃土地不给予经济补偿、转为非农户口难、不习惯城镇生活。这些困难 的解决,有利于降低农民对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依赖。从总体上讲,本文研究的 结论也印证了 Scott 关于“小规模土地时农民的决策基础是生存伦理而不是经济理性” 的结论。启示是,在制定有关农村土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存伦理基础。【关 键 词】土地保障/社会保险/农村集体土地/生存伦理/经济理性【正 文】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是十分复杂的,经济学家 Scott(1976)在研究东南亚一些地区的农村 土地制度时,认为“小规模土地时农民的决策基础是生存伦理而不是经济理性”。当农 民失去土地时,也就失去了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部分或全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十分突出,常进雄、樊小钢、蒋省三和刘守英、赖盛中、袁春瑛、张启春、朱明芬、鲍 海君、王诚等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民失地的同时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必须结 合国情,建立与城镇社会保险相衔接的社会保险。那么,紧接着的问题是,要不要通过 建立与城镇类似的甚至一样的社会保险以弱化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回答是肯定的( 王克强、刘红梅,石忆郡,2002)。但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政府 政策与宏观发展战略问题,也涉及到农民微观行为问题(卫龙宝等,2003)。目前从各国 经济发展经验、我国经济实力等客观方面来探讨我国是否具备条件的文章比较多,对降 低土地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的研究从农 民微观视角出发,探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中,从土地基本生活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 要解决的问题。 一、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效用及测度 1.土地对农民有基本生活保障效用 农民经营土地的收入对生活的保障是土地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功效)。土地对 农民的基本生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众专家浅谈社会保险在农村的实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