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情绪教育之我见 诚诚,今年刚入学的男生。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同学闹不团结,遇到困难总是哭泣,而且爱发小脾气,有时对老师有言语攻击行为。 佳佳,今年刚入学的女生。性格倔强,曾经为了在她眼中所谓的“不公平”事件而离开校园,致使老师苦笑不得。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行为之所以有些怪异,主要是因为情绪不良。我们通常把情感中像高兴、愤怒、悲哀、恐惧等这种暂短地、急剧地发生的强烈的情感称为情绪。良好的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向上,能对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热情,能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不良的情绪消极落后,萎靡颓丧,对工作、生活、学习缺乏激情,不能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不良情绪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不能忽视对小学生的情绪教育。 一、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及时疏导 小学生不良情绪引起的原因有多种。从外部看,有来自家庭的因素。有的父母过分溺爱 、宠爱孩子,造成孩子任性、易冲动的情绪;有的家长自身行为不正,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家长缺少民主,对孩子压制多,造成孩子胆怯的心理;有的家庭教育不一致,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 另外也有来自学校的因素,教师自身情绪没有调节好,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没有及时得到帮助,而造成沉默或烦躁等情绪;班级中集体舆论过分的批评,也可导致学生出现恐惧、自卑的心理或攻击性言语、行为。 从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看,学生意志脆弱,自制力差,心理承受力差,也会引起不良情绪。 班主任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及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及时疏导。比如班上有位学困生,连续两天打其他学生。原因是别人不小心踩了他的白鞋,他便伸手打人。我知道后先从正面对他进行了教育,让他换位思考:“假如你不小心踩了别人,希望别人来还手吗?”通过交谈我了解到他的内心世界:因为学习不好他在班上没有地位,他很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恰恰那个踩他鞋的人又没有跟他说“对不起”,他很恼火,便把气撒在那个同学身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首先告诉他要大度,才会取得他人的认可;然后还要努力学习,争取同学对他刮目相看;还要多为班上同学做些好事,使自己的威信得以提升。 古语说的好,“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在对学生不良情绪的疏导方面,一定要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理的需要,在理解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自我,鼓励他们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