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入手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那么,如何使家长与老师在教育上达成共识,促进家园共育呢?我园结合本园实际探索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一、培养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意识1、 教师发挥主动,赢得家长信任传统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比较尴尬和僵硬的,一方面家长对教师有陌生的防卫心理,担心老师不够关心孩子、缺乏爱心;另一方面老师反感家长的反复叮咛,甚至用套小朋友的话考察老师。这种互相防卫的心理成为家园共育的最大障碍,消除这一障碍我们先从教师入手。我们要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观点。放低“教育者”的姿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耐心、诚心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我们要容纳家长“我的孩子是最棒的”之类的一些言辞,体谅家长的爱子之心。当老师把幼儿家长看成自家的“亲戚朋友”,抱以一颗理解、尊重、善良的心去和家长沟通,有时,一些难以接受的言辞就会容易理解。当老师在接纳孩子的同时主动去接纳家长,家长的信任也会随之而来。2、 教会家长支持班级活动老师放低“教育者”的姿态并不是要放弃“教育者”的责任。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教师不仅要是幼儿的教育者,也是家长的教育者。《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因此,老师要向家长宣传支持老师工作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适时教给家长支持、配合老师工作的方法。3、 灵活运用沟通方法沟通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沟通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家长工作也是如此,恰当的沟通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代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园的服务性越来越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有树立为家长做好服务的意识。在这样的服务意识基础上在家园间建构心灵桥梁,密切家园关系。一百个孩子的背后就是两百位家长,面对个性迥异家长们,沟通要讲究方法家长工作尤其不能统一化。遇到棘手的事情要学会“智取”。教师是幼儿园与家庭的纽带,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关系到家长对整个幼儿园的信任,必要时要运用“智取”解决问题。例如,有一次,我园为筹备一个特别活动,专门请园外一位拉丁舞老师为孩子教练拉丁舞。大一班的朱浩源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