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的成因及策略合肥市第十三中学 何传满摘要:体育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身心状态,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由于人际关系、学习内容、身体素质、情智商特质等的差异,同一学生对不同项目或不同学生对同一项目表现的倦怠情绪大相径庭,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及学生心理浅谈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学习 倦怠 策略1 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的危害体育学习倦怠表现为厌倦、焦虑、沮丧、乏力等。目前,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在课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全身无力、恐惧过度,悟性差,协调性差,完成任务偷工减料,或不能及时完成,课下又不愿下功夫。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沙落泥中,不染而黑”。若任其自由发展下去,这种不良的学习情绪将会潜移默化感染到身边的同学,逐渐影响课堂学习气氛,并波及到教师的情绪,影响教师上课效率。同时中学时期是人生关键阶段,倦态心理会使学生体质偏差,思维惰性强,意志品质薄弱,对他们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不利。2 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的成因2.1 人际关系失调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燃料,能激发学生努力发奋的情绪,使他们产生更高的理想与希望。良好的同学关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快乐的源泉。如果这两种人际关系不和谐,将会产生很多消极因素。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体育课堂是开放式的,学生体育成绩一目了然,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个体差异较大,体育成绩的起点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那些在文化课方面成绩优秀,有的体育成绩不理想,甚至成了遭人耻笑的差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自尊,从而也减弱了他们学习体育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如果此时不能及时的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鼓励,便成了厌学的重要源头。2.2 授课内容单一当前在体育中考政策的影响下、很多学校为了应付体育中考,体育教学项目单一、重复,体育课内容的取材大多源于体育中考的项目, 特别是初三年级的体育课,更是局限于很少的几个项目,即便有所改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使得上课的老师感到疲倦、没有激情,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很多学生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教学方法采用老套的灌输模式,没有创新,更没有让学生选择的余地;教学评价依然采用终结评价,无视学生的努力过程。从而导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