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者应注意的技巧和方法一、多媒体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今年,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项目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三项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是针对指定的网络技术教学内容和技术要求而开展的,涉及面不广,在这里不作详述而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两项比赛从去年的语文、数学、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和信息技术类等5大类扩大到今年的不限学科和专业,即教育部中职学校专业目录中十八大类231个专业的课程均可参赛,参赛作品可以是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旨在通过比赛促进教师应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到内涵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涌现出不少为兄弟省份津津乐道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经验。但不可否认,我省中职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师信息化掌握和运用程度与规模发展不相匹配,因此有必要先理清多媒体软件和教学设计的内涵。(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含义和制作要求。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又称CAI课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要求有三个:一是必须能正确表达课程的知识内容、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二是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的功能;三是要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做好教学设计、系统结构模型设计、导航策略设计和交互界面设计等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使用,不断修改,才能使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符合教学规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和与备课的区别。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区别主要表现在,备课主要是基于教师的经验,侧重于计划自己在课堂上“讲什么”和“如何讲”,而教学设计是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它更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侧重于师生的交互活动。设计的核心为“教学目标分析”“问题情景”“教学活动过程”“支持教学活动展开的教学资源”和“工具”的设计等。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评分指标,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比赛的要点在于考核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其评分指标包括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应用和创新与实用四个方面,其中教学设计分值最高,占30%;内容方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也可以是某一个教学单元中的部分内容,只要保证其教学的完整性便可。教案写作要求规范完整、突出信息化教学特点,选用多媒体素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点:(1)教学任务设计。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与能力点的顺序,规范地阐明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最好以问题、任务引领或情景的形式呈现。(2)教学情境设计。注意知识内容的特征,考虑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以便因材施教。(3)教学资源设计。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硬件媒体类型的选择、软件资源的选择、设计与开发以及认知工具的支持。因此要确定与解决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确定学习资源的组织方式。(4)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教学策略分普遍性教学策略和具体性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突出师生交互活动。(5)教学管理设计。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规划,教师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6)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