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XX市经济转型的调研报告大同是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形成了如今产业结构单一的经济格局。目前,这种格局已经严重制约着XX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随着侏罗纪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使得XX市经济发展的形势更加严峻。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也已经开始面临这样的难题。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同人,希望我的家乡的未来更加辉煌,同时,近三年来,XX市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想知道XX市的发展战略是怎样的,是怎样做转型发展的。基于以上调查目的我于20XX年暑假期间对XX市发展改革委、XX市统计局、XX市环保局进行调研。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结合XX市的实际我谈些这方面的思考和认识。XX市经济转型的紧迫性是由XX市宏观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的。在“十一五”期间,XX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4%,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3.4%。这个比重说明,XX市宏观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弱,工业基础强,三产发展快。XX市的农业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增加值历年占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0%以上。由于XX市的自然条件是水少、地瘦、灾害多、气候差,种植业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尽管这几年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增加值也仅有6亿元。林业和渔业更是微不足道,增加值仅有2亿元。整个第一产业增加值20多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仅五点多一点,而且这个比重在近期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这说明第一产业对全市经济总量影响不大、拉动乏力。“十一五”期间XX市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达到了40%多,但其中以煤炭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就占了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这说明XX市的第三产业对工业中的煤炭产业依赖程度很高。XX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工业领域。XX市的工业主要有6大产业: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医药化学、建第1页共3页材。20XX年这六大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分别占到gdp的比重为:煤炭28.9%、电力5.69%、冶金3.89%、机械2.92%、医药化学3.76%、建材2.13%,从这个结构比重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同的工业结构是一煤独大。XX市的发展战略是以实现产业转型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全力建设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2006年9月4日召开的XX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XX市委首次把“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个加快推进的经济命题作为大会主题,并作为今后五年努力实现的方向。市委会提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从“黑色”到“绿色”的觉醒。确定了转型思路。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建材工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六个替代产业。重点延伸电—工业硅—硅橡胶,电—硅铁—金属镁—镁合金,电—预焙阳极—超高功率电极等几个产业链,建立镁产品深加工基地、煤质活性炭、高岭土加工生产基地。壮大六大产业。装备制造业,主要是载重车和汽车零部件、矿山机械、重型机械、铁路机械、基础机械、环保设备、铝镁合金和铝材加工等。旅游业主要是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主要是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生物制品、规模种养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小杂粮、干鲜果、反季节蔬菜等。此外,20XX年至今,XX市投资46.7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8条、桥梁28座、总长105.48公里;总投资203亿元的荣乌高速(大同段)、大呼高速(大同段)、大同至浑源、天镇至大同、浑源至广灵5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大同飞机场改扩建工程以及大同至西安高速铁路建设进展顺利;东城墙、华严寺、善化寺、文庙、关帝庙、帝君庙、清真寺、纯阳宫、法华寺等名城保护十大工程以及云冈石窟大景区建设也顺利开工;以口泉区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首都水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及省重点造林绿化工程稳步推进;总投资22.9亿元的西郊、东郊、新荣三个污第2页共3页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