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如何评课 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和发展阶段的客观性,中职学校评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解决评课存在的问题,要结合中职学校自身特点,不能沿袭普通学校评课的旧模式。 首先,中职学校的评课的特点。围绕谁来评、评什么、怎样评三个方面的问题,探究中职学校评课的特点,发现中职学校评课的主体、评课的内容、评课的方式都与普通学校明显不同,具有评课主题多元化、评课内容生成性、评课形式多样性等三大特点。一、评课主体呈现多元化研究中职学校评课活动的特点,首先,应该确定谁来评课的问题。长期以来,中职学校评课主体教师一元化,致使评课思路狭窄,评课内容单一,评课质量不高,很不适应中职教育教学的多元化。研究发现,中职学校的评课主体应该是多元化。教学效果学生评。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效果的优劣,学生最有发言权。授课人充分备课,未必有好的教学效果,关键看是否充分备了学生,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适当取舍教材内容,讲授的内容学生才能接受,运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认可,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技能教师评。教师的教学技能具有职业性和工作的艺术性,评授课人的教学技能,要求评课人不但要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经验作指导。评授课人的教学技能教师最有发言权,教师对授课人教学思想的指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最清楚,给出的评价也最为公正。教学实践专家评。这里谈到的“专家”,主要是指“土专家”。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专业性强,要求评课人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评这类课的主体,可以是该校的专业课教师,也可以是聘请的专业代课人员或者该项技术的带头人,对于实践性教学他们最具有发言权,给出的鉴定也最为公正。二、评课内容具有生成性研究中职学校评课活动的特点,其次,应该确定评什么的问题。中职学校评课由于长期受到普通学校评课模式的影响,评课内容指向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常规的教学技能上,导致上课跟着教材走,评课跟着上课走现象的发生,使评课活动越评越没有内容评,走向了评课的死胡同。研究发现,由于中职学校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还有待于规范性,评课活动在常规评课的基础上,应该重评课前、课中、课后生成的问题。评课前备课生成的问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企业对员工技术的要求也是动态的,而中职学校的教材相对稳定,备不变的教材,授不变的内容,培养出的学生就很难适应社会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