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色旅游文化现状调查(1)红色旅游的内涵及起源内涵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所凭借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它们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资源。起源红色旅游起源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瞻仰革命圣地的热潮,但当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活动。80 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解决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内旅游迅速崛起。革命圣地、纪念地凭借多年来一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条件,开始发展旅游业。这些地区原有的旅游六要素大致配套,加上已有较高知名度,相比其他地区获得了不少发展先机,人们走向这些地区进行参观游览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红色旅游的真正起步阶段。90 年代中后期,抗战胜利 50 周年、建国 50周年、建党 80 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为红色旅游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报道,举办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红色旅游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接待高峰。2004 年 2 月,沪、京、赣等 7 省市共同签署了《郑州宣言》,提出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口号,拉开了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红色旅游热潮的序幕。国家旅游局也将 2005 年定为“红色旅游年”。(2)意义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