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术 欣 赏(中国篇)一、美术欣赏的概念二、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三、美术的概念及分类 一、美术欣赏的概念 美术欣赏一般包括 鉴别和欣赏 两层意思,它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欣赏者通过美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与鉴别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的认识和解释美术作品,并引起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中受到教育和美的享受。 二、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我们欣赏艺术作品,一般是从作品的内容所体现的思想性和作品的形式所反映的艺术性这两大方面来进行的。 《清明上河图》之一 《清明上河图》之二 《清明上河图》之三 三、美术的概念及分类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占据一定平面和立体空间的艺术。 美术按其空间性质、物质材料以及作品的类型特征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四大类。 1 、 绘 画( 1 )《捣练图》 绢本,设色, 37 厘米 145.3 厘米 《捣练图》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 《捣练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 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 2 )丛 竹 图 郑板桥生于 1693 年 11 月 22日,卒于 1765 年 1 月 22 日,享年 73 岁。 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 1736 )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 3 )朱 耷 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八大山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 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 《 孔 雀 竹 石 图 》《 孤 禽 图 》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7 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 1919 年赴法国留学, 1927 年回国。 1933 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 4 )徐 悲 鸿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 奔 马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