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海洋生物资源: 它是海洋生物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如 1981 年世界海洋渔业捕获量为 6670 万吨,鱼类为 5757 万吨,占 89%。鱼类中以中上层种类为多,占鱼类捕获总量的 70%左右。主要是鳀科(Engraulidae) 、 鲱 科 (Clupeidae) 、 鲭 科 (Scombridae) 、 鲹 科 (Carangidae) 、 竹 刀 鱼 科 (Scomberesocidae)、胡瓜鱼科(Osmeridae)和金枪鱼科(Thunnidae)等的种类;底层鱼中,产量最大的是鳕科 (Gadidae),其次是鲆鲽类。 经济鱼类中年产量超过 100 万吨的约 10 种。这 10种中,除狭鳕(明太鱼;Theragra chalcogramma)、大西洋鳕(Gadus morhua)为底层或近底层种外,其余 8 种都是上层鱼类,它们是远东沙瑙鱼(Sardinops melanosticta)、沙瑙鱼(S.sagax)、毛鳞鱼(Mallotus villosus)、鲐(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智利竹?鱼 (Trachu-rus murphi)、 秘鲁鳀(Engraulis rigens)、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大西洋鲱(Clupea hareugus)。在 1981 年,这 10种鱼的产量占海洋鱼类产量的三分之一,可见它们在渔业上的重要地位。 从捕获鱼类的食物对象划分:以食海洋浮游生物的鱼类比例最大,约占 75%(其中食浮游植物的鱼类约占19%);食海洋游泳生物的鱼类约占 20%;食海洋底栖生物的鱼类约占 4%;剩下的 1%则食各种类群的生物。 海洋鱼类资源由于管理不当、利用不合理,有许多种的产量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如狭鳕、大西洋鳕、大西洋毛鳞鱼、太平洋的鲐鱼和秘鲁鳀等。这说明世界传统鱼类的资源开发已经比较充分,有些种的开发已经过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要扩大鱼获量寄希望于发现和开发远洋、深海的鱼类资源。软体动物资源 是鱼类以外最重要的海洋动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1981 年世界海洋软体动物资源采捕量约为 469 万吨,占海洋渔业捕获量的 7.0%。其中头足类(枪乌贼、乌贼和章鱼)的年产量约为 130~150 万吨。头足类在大洋中(甚至近海区)常有极大的数量,能够形成良好的渔场。但因对其种群结构及栖息移动规律了解较少,资源尚未很好开发利用,仍有较大潜力。自 70 年代后期以来,双壳类的产量增长很快,仅牡蛎、扇贝、贻贝的年总产量就约 200 万吨,各种蛤类约 120 万吨。甲壳动物资源 1981 年其产量为 310 万吨,在海洋渔业捕获量中仅占 5%。但在经济上很重要,特别是对虾类(主要是对虾、新对虾、鹰爪虾等属)和其他游泳虾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