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古城导游词大理古城在唐、宋 500 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 14 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云南大理古城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云南大理古城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大理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占地面积 3 平方公里。大理为 1982 年 2 月 8 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在唐、宋 500 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 14 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历史沿革西汉元封二年(前 109 年),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太和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 3350 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 3225 米。唐贞元四年(779 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大理旧城。唐天复二年(902 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南诏天应元年(927 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 年),段思平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1982 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1982 年 2 月 8 日,国务院公布大理为中国首批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遗存古城楼1、文献楼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 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2、五华楼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3、南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