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然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力:在学生了解以上氧化反应后,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及生活实验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然的一些有效措施。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思想。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球胆、玻璃管、薄铜片(或铝片)、试管。药品:白磷、红磷、热水(60以上)、氧气。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作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火为什么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那时人们如何保留火种? 今天让我们对火,即燃烧作一个初步的科学解释。【板书】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演示实验】白磷的燃烧根据已学知识可能回答:火发出的光能驱赶猛兽、邪恶。火发生出的热使人由生食肉改熟食。不断在火上添加干树枝使火不灭。 记录、复述。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引发兴趣 对燃烧做一个初步解释。【问题讨论】为什么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没有燃根据观察回答:铜片上白磷燃烧是达到着火的 烧?怎样使铜片上红磷燃烧?怎样使热水下白磷燃烧?演示实验 2:热水下白磷的燃烧 由上述实验可知,欲使可燃物质燃烧,需具备什么条件?【板书】一、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2.要使可燃物达到或超过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温度而且又与空气中氧气接触,而水中白磷没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红磷燃烧的温度可能不够。加热达到燃烧的温度向水下通入氧气观察实验现象 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另一是要与氧气接触。记笔记,强化记忆 激疑探索 理解燃烧的条件 提高学生概括能力【问题讨论】认识了燃烧的条件后,那灭火可采取什么措施?其原理是什么? 如果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怎么灭火?端锅、泼水、盖锅盖、洒沙土,哪项措施可用?为什么?那项措施为最佳措施?如果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应如何灭火?洒沙土、水冲、温布盖、灭火器,哪项措施可用?为什么?那项措施为最佳措施?学生可能根据生活经验回答:灭火可以用水、沙、湿的被褥、二氧化碳的泡沫来隔离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盖锅盖、洒沙土都可灭火。端锅危险,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