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课题的提出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经常听到同事有这样的感言:“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很少有孩子愿意主动学习数学,他们也不会主动学习!”确实,当前的小学生自身不太会主动学习;教师对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认识也不足;在教育评价方面,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在新课程实施中被摆到了重要的位置。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人自身问题的解决,“认识你自己”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发掘人的潜能、重建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要求对人进行终身教育,要求人人都能终身学习。未来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它不只要求人们学会学习,还要求人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研究》这样一个课题。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学习态度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学习态度的基础。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发现有关学习态度包含哪些内容已经积累了一些成果。原苏联心理学家沃罗基亭娜对学习态度的讨论涉及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对评分的态度等。列维托夫认为:“学生积极地对待学业,表现在注意、兴趣和准备付出必要的努力去克服困难的决心上面”。K.T.巴特林娜(1981)认为,良好或不良学习态度表现在信念、愿望、兴趣、学业成绩、学习成绩的评定、避免不愉快等。王爱平等在一项研究中将学习态度分为四个维度,“学习信心、有用性、成功态度和探究动机”。 孙亚云认为,学习态度的内容具体包括对学生上课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对学习用品的态度、对学习纪律的态度、对课外活动的态度、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对考试的态度及对学业前途的态度等。张俊珍等人的研究将学习态度的内容分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克服学习中困难的程度、完成学习及作业任务情况、对待考试的态度等。台湾学者赖保祯认为,学习态度包括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学习欲望、学习过程、准备考试、考试技巧等。另一位台湾学者温世颂则认为,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六大特征,可以概括为:明确的学习目的、高度的学习兴趣、讲求学习方法、寻求理解和组织、良好的学习保持、善丁返川学习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