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 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了解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罪恶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戏剧知识 , 作家曹禺及 << 雷雨》的相关剧情。 2 、理清周、鲁两家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列出图表。 教学重难点:人物形象的分析 是重点 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的分析是难点 1 、通过朗读找出戏剧的冲突,分析冲突的焦点。 2 、反复 朗读进入角色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课前检测• 正音:• 繁漪 ( ) 惊愕( ) 汗涔涔( )• 谛听( ) 缜密( ) 半晌 ( ) • 多音字• 伺候( ) 间不容发( )• 伺机( ) 间离 ( )• 骨朵儿( ) 混水摸鱼( )• 骨气 ( ) 混沌 ( )yīècéndìzhěnshǎngcìsìgūgǔjiānjiànhúnhùn 曹禺,原名万家宝, 1910 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雷雨》曹禺• 创作背景:• 四幕话剧《雷雨》写于 1933 年,次年,在《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正式发表。• 作者当时二十三岁,他从自己青少年时期熟悉的社会圈子中,在常见的始乱终弃乃至乱伦的社会现象中,提取出《雷雨》的题材,开掘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悲剧。 话剧《雷雨》和作者曹禺• 曹禺,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出生在天津,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其最著名的作品是《雷雨》与《日出》,此外还写过一些闻名于世的优秀剧作《北京人》、《原野》、《王昭君》、《胆剑篇》等。•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它通过描写一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家庭内部纠葛和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露了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性,反映了廿世纪 20 年代末到 30 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现实。 1933 年毕业前夕,年仅 23 岁的曹禺,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 1936 )、《原野》( 1937 )。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戏剧常识 戏剧知识:戏剧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