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境 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而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了困难。由此,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创设出丰富多彩的作文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之一,也是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法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一幅生动的图画、一段优美的乐曲、一段即兴表演、一段感情激昂的朗诵等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使他们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把客观事物与自己的内在感情连接起来,激活其头脑中固有的文学知识与情境发生种种信息交流使他们的思维飞扬,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在这样的前奏诱导下,学生自然能产生鲜明、生动、深刻的感受,并把这种情感呈现在笔端。情境的创设,除了在课堂中可以创设外,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鲜活的现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有句话不是说得很好吗?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确实如斯,放眼天地宇宙,山水花鸟,飞禽走兽及生活中的人和事,目之所及,无一不是创设情境的场所,学生习作的天地。在课堂外的这块天地间,学生的思维火花会在这里点燃,创作的灵感会在这里升华。一个个的都会自觉地去想、去说、去写。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将学生带入生活的大情境中去捕捉、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使学生爱写作文,会写作文。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在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