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学案 学习目标:1. 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激发爱国热情,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建设作贡献。学习重难点:1. 分析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激发爱国热情。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课文是在 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2.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xié( )持 ào( )悔 chà( )异 qí( )祷 哽( )咽 郝( )叟 惩( )罚 钥( )匙3.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 征发: ② 祈祷: ③ 诧异: ④ 喧闹:⑤ 懊悔: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①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②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③ 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二、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5.诵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6.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三、合作释疑 研读文本7.体会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①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②“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③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④ 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有什么作用?⑤ 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8.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并分析其作用。① 外貌描写:www.xkb1.com② 神态描写:③ 动作描写:④ 语言描写:9. 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10. 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新课标第一网四、拓展延伸11. 当韩麦尔先生说完放学以后,假如教室里只剩下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请你设想一下他们俩会做些或说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文章的主要人物是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是一位线索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展开情节,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六、达标测试12.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