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VIP免费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1/10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2/10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3/10
教育管理论文论文题目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单 位: ___ 开县明月初级中学 _ 姓 名: 谭汉举 联系地址:__重庆市开县明月初级中学邮政编码: 405408 联系电话: 1教育管理论文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重庆开县明月初级中学 谭汉举 405408【摘 要】学生具有不良行为习惯,不但会扭曲他的性格,还会影响他的行为;学校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纠集在一起,不但会影响教育秩序,严重的还会败坏校风校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和反复,不单纯地源于学生思想问题,更多地还是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浸染造成。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既有来自自身的主观因素的作用,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客观因素的作用。【关键词】 农村初中学生 不良行为习惯 成因 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媒介的传播,学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教育的说服教育在其面前显得空洞而无力,致使有些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屡教屡犯,而且这类学生数量在呈上升趋势。我校是一所以初中为主的农村中学,农村初中学生占我校学生总数的 98%,而在习惯养成问题上,农村初中学生要远远差于城镇学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本校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个别交谈、走访家长、问卷调查、个案分析、教师摆谈、查阅文献等方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对农村初中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进行分析,为矫正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提供依据。一、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其负面影响“不良行为习惯”是指一种经常性地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它既有别于违法犯罪行为,又有别于偶尔的错误行为,从程度上看,它要比诈骗、抢劫、杀人等犯罪行为轻得多,甚至算不上违法行为。但从频率上看,“不良行为习惯”不是偶尔的小过失,而是学生屡教不改的一种不良行为方式。在农村,随着物质的丰富和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东移,“留守孩子”家庭的出现,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数呈上升趋势,他们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它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由于具有不良行为习惯,导致其思想上放松,行为上放纵,进而形成扭曲的性格。日久天长,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进而常违反班规校纪。若得不到矫正,慢慢地就会滑有可能违法犯罪。比如我校初 2006 级有一名学生李某,在读小学时就经常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进入初中,老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