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1)教学设计 教者:雨花区复兴小学——凌启娥 【教学内容】教材第 90 页例 1、第 92 页“做一做”第 1 题和第 93 页练习二十二的 1-3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师;有两杯水,一杯 600 克,,一杯 400 克,怎样分才能使每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生 1:可以将多的水的杯子向少的水的杯子倒水,直到两杯水一样多…… 。生 2:还可以将两杯水倒入一个容器里,再向两个杯子倒入一样多的水。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生: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生: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生:怎样计算平均数?生: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讲授】(一)平均数的意义。通过课前的导入,大家说一说什么叫平均数?学生讨论后交流。师归纳: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二)平均数的求法。教学例 1.出示例 1 情景图。1.分析问题师:这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大家看看这是我班一个小队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和统计表,学生读题。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生:我知道了这个小队有四位同学;生:我知道了小红收集了 14 个、小兰 12 个、小亮 11 个、小明 15 个;生: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师:什么是平均?生:平均就是指每个人一样多。师:那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求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生: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 11 个,然后将剩下的 8 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 13 个了;生: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