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良知有尊严的教师单位:襄阳市襄州区东津镇大埠小学 姓名:刘雪勤 联系电话: 教育良心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也是对自我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也称为教师职业良心。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道德的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在教育劳动中,教育良心首先表现为教师自己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事业有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责任感,对自己应当履行的道德职责,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把对他人和教育事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上升为对自己本身应尽的义务责任。这种高度的、自觉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是个人的职业道德意识的深刻表现,也就是个人的“职业良心”。 其次,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自觉的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同时,教育良心又可表现为一种感性情绪体验:教师在感到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良知”时,就会有“良心责备”的情感,从而促进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们曾经把教师当做偶像。但在经济转型,很多价值体系、道德观念有待重构的今天,一股与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逆向而行的浊流正在潜滋暗长。因为大家普遍对教师行业的要求非常高,网上一旦出现与教育有关的负面新闻,就会有铺天盖地的唾沫星子张牙舞爪地向教师这个群体扑来,有些人也不管这是不是个别现象,动不动就“枪挑一阵线,棒打一大片”,对教师这个群体横加指责。教师甚至连争取自己正当的权利有时也会招致某些人的肆意谩骂,什么“都是钱的鬼教育变味了。小九唯图财,教师为利表;一心比官长,见空就喊叫。工薪虽较好,再把外快捞;时常在补课,名曰成绩高。……”什么人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什么人都可以向教师大泼脏水。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斯文扫地,尊严全无。 教师尊严的流失,教师自身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不能全怪教师。荀子说得好:“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这些年,虽然我们的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努力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可是,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只是把“尊师重教”当作口号喊喊而已,却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来。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中依然不那么显赫;作为公益机构的学校越来越仰仗官员的鼻息;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发自内心的敬重越来越淡化,甚至还对老师拳脚相向。 可以说,教师的生存状况的确不容乐观,离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