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转课堂”: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 近来,“慕课”、“翻转课堂”等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从认识阶段逐步走向实践阶段。在中小学,已经有一些学校在进行相关的实践。那么,什么是“慕课”?什么是“翻转课堂”?“慕课”与“翻转课堂”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认识这些新生事物对教育的影响?又如何付诸实践?为此,本刊以“翻转课堂”作为月度话题,进行系列探讨,欢迎广大读者关注,并参与其中。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前不久承办了全国首届“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究竟有哪些不同?“翻转课堂”是否能够成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它的突出效果与主要困难在哪里?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学军中学,从听语文课开始……课堂在怎样“翻转”上课铃响之后,高一(12)班的大屏幕上打出课文标题:《啊,船长,我的船长》(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是美国 19 世纪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执教教师苏丽简单交代一句“同学们先自己看一遍课文”,课堂就只剩下翻动书本的声音——学生开始埋头研习课文。上课前一天的晚上,教师已将自己录制的本节课的教学视频传给学生观看,学生此时的自学也等于进一步熟悉课文。几分钟之后,直接进入师生问答环节,苏丽问:“哪位同学谈一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教师提问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学生同时也将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提出来。接下来,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批注。然后邻近座位的四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重点讨论此诗与《殉道者之歌》的不同……“过去是老师喂什么吃什么,现在可以自己选菜做菜”,一位学生这样形象地概括“翻转课堂”的特色。记者发现,这种课堂与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从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自己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自学(预习)课文;课堂上,再将预习中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以探究的形式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教师可直接展示相关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相互关系,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一般先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一会儿,然后再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答、补充或者延伸。下课后,两位男生补充说,他们的数学课也在翻转,上课直接做题,下课巩固提高——自己消化理解那些公式原理。先看过视频再上课,课程进度比常规教学快一两个课时。一位女生也说,自己觉得数学翻转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