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5 讲欧姆定律命题点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 ( 2012?成都 A 卷)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两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小组 1 猜想: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小组 2 猜想:电流可能跟电阻成反比. (1) 小组 1 的做法是: 按图所示连接电路, 此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填“断开” 或“闭合”). 保持定值电阻R=10 Ω 不变, 闭合开关 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得到多组数据 . 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2)小组 2 连接了如图20 所示的电路图 . 正确的实验步骤为:①让 5 Ω 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 ,记录电流表示数;②将 5 Ω 电阻换成10 Ω 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 V,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 _(填“左”或“右” )移动,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5_V 时,记录电流表示数;③将 10 Ω 电阻换成 15 Ω 电阻 , 闭合开关后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1 所示 .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B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C.滑动变阻器断路 D.定阻电阻短路命题点 2 欧姆定律的应用2 2. ( 2012?成都)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 0.5 Ω ,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 物体 M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 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 . 开始测量前, 将金属滑片 P置于电阻丝中点,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5 V 和 0.2 A. 由此可知( BD )A. 电阻丝的总电阻为7.5 ΩB. 当电压表示数为2 V 时,物体 M向左移动了5 cm C. 当电压表示数为1 V 时,物体 M向左移动了5 m D. 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 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30 cm 3. ( 2011?成都)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 其中,电源电压恒为 6 V ,保护电阻R0=20 Ω ;R 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40 cm,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杆cd 和 MP(右端 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 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若已知小英测量时, 滑片恰在电阻棒ab的中点位置, 则根据题中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