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1 学生姓名 班级 辅 导 老师 时间 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家庭住址 父 母 联 系 方式 辅导目标:在校常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法律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学生 XX 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无常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咬同学的手…,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法律规范。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常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我还了解到学生 XX 特别喜爱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从以上现象表明,学生 XX 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他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辅导过程:(一)父母的配合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学生 XX 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学生 XX 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学生 XX 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学生 XX 爸爸打儿子的事了。学生 XX 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爱爱的书报、片子。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二)老师的教育我积极地与学生 XX 作沟通,我耐心地对他说:“你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假如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不可以再干!老师信任你会努力去改的!” 我还在班中要求同学要谅解学生 XX,不与他“对着干”,而要实行冷却、忍耐的方法。自我强化是指学生 XX 对达到某种成就的标准。我告诉他假如一周内没有攻击性行为发作或者没有一节课影响课堂秩序,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如成为光荣的升旗手;在班上公开表扬等,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不断进步。 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