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案例与作业设计李群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品味语言,大胆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4.理解课题“桥”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课题“桥”的深刻含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桥引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6 课《桥》。板书:桥——齐读2.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这是村里仅有的一座窄窄的木桥。)3.初读了课文,回忆一下,在黎明的时候,在这座毫不起眼的木桥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4.老师这里有一段洪水视频。二、谈洪水。1.播放视频。一连几天的大雨,导致山洪暴发。洪水此时就像一群受惊的野马狂奔而来,势不可当。2.回到文中,感受那场山洪吧。用“——”勾画出暴雨和山洪的句子,在关键词语下面做上标记。3.抽生交流完后出示(课件):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B、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4.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可怕、紧张)5.这是场怎样的山洪?用一个词来概括。指导朗读6.这一连串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7.用你们的朗读再现这魔鬼般的山洪吧。过渡:你们朗读让我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村民的危险在不断地——加剧,真是危在旦夕。三、谈村民。1.来,我们一起去感受以下当时的情景。你们读环境描写,老师读人物描写。2.交流:哪几个词生动描写了村民逃生的情形?(惊慌、你拥我挤……)(板书:疯了似的)3.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会是什么心情?把这些心情送进朗读里。4.生死关头,村民慌了,乱了,一心只想——逃!5.引读:南面、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一座窄窄的木桥。此时那座窄窄的木桥就是人们的——?(生命桥、唯一的道路……)想象一下,洪水猛烈地冲击着木桥,一百多号村民疯了似的冲向木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桥毁人亡)过渡:然而,就在这生死关头,谁帮助他们跨越了死亡,顺利逃生?(板书:老汉)四、品读老汉的形象。1.看插图,老汉长相(清瘦),文中却说他像——一座山。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2.自主学习 7——23 自然段(生勾画、写体会,师巡视)3.汇报交流:(生谈、补充——引导——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