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涨,亚、非、拉各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两次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上承 1905—1913 年“亚洲的觉醒”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的余波,下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开端,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占有主要的历史地位。一、两次大战间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1 、历史背景 ①一战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是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的内部因素。 A 、一个变化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涨大。 B 、另一个是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共产党组织的纷纷建立。 C 、在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战时和战后,各帝国主义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是促使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外部因素。 ③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民族民主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形势。 2 、基本特点 ①此次民族民主运动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 ② 具有持续发展的特点,即具有前所未有的持续性。 ③运动的深入性。 ④运动的多样性 A 各具特色的政治运动 a 多样性的统一 b 领导力量的不同类型: ① 无产阶级领导②民族资产阶级领导③小资产阶级领导④爱国封建贵族领导⑤部落酋长领导 B 地域性特征的改革运动 a 中东的改革运动 b 北非地区的改革运动 c拉美地区的改革运动 C 形态各异的民族主义思潮 a 革命民主型的民族主义 b 苏加诺的综合型民族主义 c 南非和中东北层的民族主义 d 阿拉伯民族主义 e 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思潮二、土耳其凯未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运动 1 、革命前的形势: 1920 年 8 月协约国与土耳其政府签订了瓜分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 2 、凯未尔领导的民族革命战争 穆斯塔法 · 凯未尔 Mustafa Kemal ,“阿塔图尔克”(“土耳其国父”的意思) ① 统一了各地的“护权协会”。 ② 组织土耳其国民军。 1923 年 7 月 24 日签订了《洛桑条约》,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3. 独立战争后以世俗化为特征的改革 ① 政治改革 A 、废除苏丹制 B 、废除“哈里法”制度,实行政教分离 ② 法制改革 A. 颁布现代宪法。 B. 废除宗教的法律,颁布现代资产阶级法律。 ③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