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目前,中小学使用最广泛的电教媒体是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等。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电教媒体在化学教中的作用。一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精心设计。在讲解化学教材“氧气的制法”时,教学中引入实验装置,可以做几个小图形,即各种实验仪器,一部分是用于发生装置,另一些用于收集装置。请同学们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氧气的性质,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组合展示给大家,学生会把图与图连接,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二 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氧气的制法”教学容量大,要在一节课中把这么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不应用电教媒体是很难做到的。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先投影出实验仪器,通过教师的提示,由学生组合出实验装置图。再由教师装配仪器,操作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复述一遍,再投影出事先写好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对照,想一想各步应注意什么;关于氧气的工业制法,请同学们看录像。整堂课充分发挥了各种电教媒体的功能,增强了演示实验的透明度,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同时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让理论教学直观形象化学概念和理论比较枯燥。分子、原子的概念及性质,原子的构成,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放录像,把微观世界的内容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讲分子的基本性质时,可以放映两个实验录像:1 品红的溶解过程,2 布朗运动。先展示了宏观现象,又从微观角度分析,形象地说明了品红分子和水分子是不停运动的。这些理论内容,被直观的电视画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后,显得生动形象,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促进了思维的开发。另外,在把电教教育媒体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调整好教师、学生以及电教媒体的关系。电教媒体提供的信息应适时适度。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多下工夫。这样才能把电教媒体与化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