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合力在哪? --五省市中小学家校沟通情况调查报告时间: 2014-9-12 作者: 杨晓琳 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调查概况 为了解中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本调查问卷从教师和家长对家校沟通的感知出发,包括基本信息、教育双方对家校沟通的评价和态度、家校沟通的内容、时机与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设计的问卷通过对 60 名教师和 80 名家长试测后修订而成。正式测试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在北京、山东、黑龙江、河北、广东等五省市,选取教师和家长各 1300 人进行调查,有效回收各 1028 份和 1202 份,回收率分别达79.1%和 92.5%。本次调查立足于对教师和家长在家校沟通各个维度上的对比,以发现个中差异,从而为家校沟通的有效实施提供改进对策。 家校沟通,指家庭和学校双方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彼此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行为。它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良好的家校沟通有利于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发展。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运用 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并根据问卷设置选项的条件,对家校沟通的态度进行了单因素差异检验,对家校沟通的内容进行了卡方检验,以考察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对家校沟通的的重视程度、家校沟通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家校沟通方式的选择、影响家校沟通中的主要因素。 1.家校沟通受重视吗? 从教师和家长双方来看,都高度重视家校沟通,双方对家校沟通的态度是积极的,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家校沟通是见成效的。 家校沟通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它既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在品德、学业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教师、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体而言,教师和家长都高度重视家校沟通,教师的重视程度略高于家长。统计结果显示,93.3%的教师、89.7%的家长认为家校沟通“迫切”和“非常迫切”。教育双方这种对家校沟通的积极态度将有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段的教师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教龄、职务、学校所在地的教师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不同性别、学段的家长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区的家长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可见,男女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上处于同一水平上;但是工作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