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作者: 丰城三中 袁斌琦 联系电话:13576583580【课型】新 授 课【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概况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展示: “大河向东流…… ”“滚滚长江东逝水……”“百川东到海……”同学们,为什么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数向东流?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通过了解歌词,知道我国的多数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学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准备学习新的内容。通 过 耳 熟能详的歌词导入新课既调动起来了学 生 的 热情,又顺理成章的导入到我国的地势特征。展示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概况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3、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找一名学生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向 学 生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便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也便于老师检查学生本节课的达成度。小组读图分析利用七年级所学习的亚洲的地形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我国海陆位置特点:我国西部深入亚洲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分析我国地势特点之一:西高东低 通过亚洲地势特征和我国海陆位置特点分析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分小组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问 题 的 能力,又让学合作探究生逐步学会了学习地理的方法。让学生先总结,调动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衔接过渡探究新知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是我国地势的特点之一:西高东低。除此之外,我国地势还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读图分析1、指导学生读课本 P22图 2—1—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 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总结分析我国地势的另一个显著特征。2、组织学生读 P24 图 2—1—2 中国地形填表通过读图,思考读图题。小组间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读图填写下列表格,明确我国三个阶梯的主要地形和海拔差异。地形构成海拔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通过读图,让学生自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