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南华县东城小学:赵学兰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教育肩负着传递、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示范者。为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南华县东城小学结合课题《小学生校内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积极从师生身边细小处着手,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全体师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自我。 一、了解文明礼仪历史,弄清文明礼仪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低年级学生性格可塑性强,易模仿。为此,读背《三子经》了解文明礼仪历史尤为重要;再结合我校《小学生校内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编写的校本课程《小学生礼仪教育》,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个人礼仪”、“公共礼仪”、“体态礼仪”、 “行走礼仪”、“尊师重孝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 同学礼仪”、 “待客与作客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乘车礼仪”、“餐桌礼仪”等的知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1、了解校内和课堂礼仪。 校内礼仪,是指进校门时见到老师或遇见学校视察和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及长辈们时,要主动上前立正、行队礼,问“老师,您好!”然后让老师和客人先行,决不围观,也不逃避;见到同学要点头微笑问好;上课预备铃响,同学们迅速走进教室,安静坐好,准备好学习用品并摆放整齐,等待上课。课堂上坐姿要端正,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等。 参加集队、集会时,要做到快、静、齐。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集会结束后,听从老师指导,不抢到,轻步慢行,有序退场。2、进一步了解交际的礼仪,交际礼仪包括礼仪用语和礼仪行为。礼仪用语指小学生在与别人交往中应使用的语言。如:请求别人帮助时,应说“请!”接受别人帮助时应说“谢谢!”不小心妨碍别人活动时应说“对不起,请原谅!”与人热情打招呼说“您好!”“再见!”等。礼仪行为指小学生在待人接物时应表现的行为,如学生在上课回答问题时落落大方,不高声抢话,学会与小伙伴互相尊重等。 3、感悟公共场合的礼仪 指小学生在公园、车站、剧场、商场等公共场所,要保持衣帽2整洁、站有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