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授课教师:吴泳冬 一、运动损伤的定义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二、常见的运动损伤 1 、外伤:是指开放性的损伤,有擦伤、撕裂伤、刺伤和切伤等。 2 、内伤:是指闭合性的损伤。常见有挫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二、常见的运动损伤 3 、骨折:骨的完整性发生了变化。 4 、关节脱位:是指关节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 5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指肌肉不自主地强直收缩。 外伤 症状:皮肤破坏,渗血或流血。 处理:对于小面积的外伤,可用碘酒、医用酒精、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消炎药即可。 预防:避免摔倒与相互之间的冲撞。因此,应注意运动场地上的地面与运动鞋之间的防滑,同时要严格遵守规则,减少身体的不合理冲撞。 外伤的处理图 内伤 症状:疼痛、肿胀、皮肤青紫。 处理 :( 1 )限制活动阶段 : 既在损伤发生的 24 小时内,一般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的肢体等方法,尽可能减少受伤部位的出血,避免损伤加重。所以, 48 小时内一般不对受伤局部进行按摩和理疗。 ( 2 )恢复活动阶段:受伤 48 小时以后。一旦局部的出血和肿胀停止,此刻可以进行按摩、理疗和敷药治疗,逐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3 )功能恢复阶段:受伤部位基本愈合,在加强保护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非碰撞性的一般练习,一直到完全愈合。 预防:做好准备运动,注意动作幅度,量力以为。 骨折 症状:局部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产生淤血,或者畸形,出现压痛、震痛或功能障碍等。 处理:局部固定后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预防: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保护意识。 骨折图 关节脱位 症状:受伤局部疼痛剧烈,活动时痛感加剧,甚至休克;受伤局部迅速肿胀和产生淤血,甚至畸形;有压痛或震痛感和功能障碍等。 处理:局部固定后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预防: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保护意识。 关节脱位图 肌肉痉挛 症状:抽筋时局部肌肉坚硬、疼痛难忍,且一时难以缓解。 处理:牵引即拉长痉挛肌肉,适度按摩,放松平卧、保暖。 预防:注意人体保暖,做好准备运动,运动后主动放松。 小腿后群肌肉抽筋的处理 运动损伤外的其他问题 运动中出现腹痛 遇到休克患者 中暑 疲劳性骨膜炎 结论 认识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养成自觉进行准备运动的习惯,掌握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