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实践活动、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力目标:(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2)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实践活动、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爱智之学;【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搜集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件;设想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学生:利用自己所见所闻,搜集身边的富有生活哲理的事例和成语故事,来感悟生活中的哲学,为上课做准备。【教学活动】导入新课: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哲学知识。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了解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走进哲学,自觉地追求智慧,创造更美的人生。讲授新课:合作探究:让学生阅读课本第 2 页框题材料,思考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学生探究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事例分析包含的哲学道理。教师归结:①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 ②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问题,不利1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③ 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智慧,看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这说明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学生活动:学生继续阐述自己的发现教师点拨:深化对身边哲学的认识板 书: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产生)(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那些成语典故,你知道他们所包含的道理吗?学生活动:学生表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