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襄阳市河心小学 刘全国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目光呆滞,紧锁眉头,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动动这,一会儿动动那。课堂上从来不回答问题。老师提问他时,不是不语就是答不对。做题时半天写不上一个字,这些孩子老师头疼心疼,家长无奈、灰心放弃。原因是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有所思索地、用心地听课,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理解掌握欠佳,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解题思路“乱”和“怪”;既像老虎咬天-----无从下口,又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他们心理压力较大,不敢去请教,日积月累,造成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要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困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数学问题,提高学习成绩,增强数学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耐心辅导,增强信心。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困生,认真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多回答别人回答过的问题,多板演别人板演过的题,多启发他们,多点拨他们,多与他们交流谈心,多对他们面对面的批改作业。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让学困生体验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情感和喜悦。积极充分地、诚恳地鼓励肯定他们,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某一层面学生的需要,促使教与学的适应,教与学的促进,教与学的统一。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成绩的目标。二、低起点、多样化、勤反馈 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老师要创造条件,使学困生真正地学会和理解掌握教材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确实会学数学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样化、勤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1、低起点。是指低起点引入,低起点练习,然后逐步达到教材要求。由于学困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整体上以加强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和方法为起点,将教材原有的练习题降低到学生能理解掌握的起点上,然后再循序渐进的进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