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 1.词义理解不准型这种错误是指对成语的意义理解不准确导致使用错误,这种情况或是因为对成语中的重要语素理解不准,或是由于望文生义造成的。典型示例: a.别人都已经被感动了,小刚的心里面却无动于衷。b.我要张华八点半到我家做客,他却九点才来,真是个不速之客。示例详解: a.衷:内心。无动于衷:心里面没有触动。此句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b.速:邀请。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自己而来的客人。本类型常见成语:⑴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⑵ 不屑置辩:屑,值得;置辩,辩论,申辩。不值得辩论。⑶ 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现意指某人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得非常透彻,对问题阐述清楚到位。⑷ 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产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⑸ 耸人听闻:耸,惊动。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⑹ 记忆犹新: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⑺ 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褒义词。(不能形容市场) ⑻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⑼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⑽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显著。 2.褒贬色彩不分型对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或谦敬等理解不准造成的使用不当。 典型示例:我们要努力培养在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示例详解:随波逐流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适应社会的能力”。它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本类型常见成语:⑴ 变本加厉: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⑵ 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地,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⑶ 各行其是: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⑷ 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⑸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⑹ 异想天开: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语基茶话会(一):成语识别与运用2⑺ 轩然大波: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