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教学目标:1.认识 17 个字,会写 9 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3.学习短语“一……不……”,理解它的意思,读好它。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2.学习短语“一……不……”,理解它的意思,读好它。教具学具:生字卡片,课本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1.小组代表汇报孙中山的资料。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有关孙中山的那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孙中山小时侯是怎样学习的?板书课题:不懂就问3.全班齐读课题两遍。二、预习检测(一)小组内检查:1.组员之间分段交流读课文。2.小组之间互相检查读,互帮识字。3.组长组内检查认识生字情况。(二)全班交流:1.组长汇报检查情况。如:我们组想读一下课文。我们组想读一下我们勾画的词语。2.全班一起做开火车读词语游戏。3.重点指导尺、养的笔顺。三、小组交流1.小组自愿选择交流。2.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汇报。如:我们组想展示一下**写的字;我们组选择的是读一读,我们的方法是开火车。3.再一次读课文,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标好序号,重复问题不重复总结。板书:这篇课文讲了_______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________________而大胆向先生__________的故事。总结:讲清楚谁干了件什么事就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小组指派代表(没有发言过的)汇报。四、展示提升1.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读文,给同桌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指名回答,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校教与学有什么不同?总结私塾里面从不讲解书里的意思,只是把读的段落背下来。现在的学校还要讲意思。3.大声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孙中山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同桌两人互相说说。4.自愿发言。说明孙中山很爱学习也很听话。5.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小组内讨论交流,商量出可能性。6.小组指派代表发言。7.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一人读孙中山先生的话,另一人读私塾先生的话,一人读旁白)练习。五、反馈拓展1.请两组同学反馈朗读。2. 所以说,我们今天学到的最好的习惯是?自由说,“不懂就问”。六、教师总结, 1、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