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中国电脑教育报》肖劲明 前段时间的“硫酸泼熊”事件激发起了一次不小的社会讨论,人们在谴责当事人不良行为的同时,也反思到科学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人文教育的日渐薄弱。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各地中小学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信息技术课教师只注重知识和技术的教学,往往忽略学生在信息时代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需要,认为人文教育是文科教师的事。而当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轻视、放弃信息技术中人文教育的同时,各种不良影响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 人文教育缺失带来的问题 许多青少年对含有暴力等不良倾向的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乐此不疲。目前国外软件公司制作的电脑游戏软件,有许多带有“金钱至上、暴力为尊”的倾向。在游戏中,金钱和暴力主宰一切,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别,游戏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既可以是英雄,也可以是魔鬼。一个名为《星际××》的游戏中,如果游戏者选择魔类,那么取胜的目标就是“消灭人类,让魔鬼统治世界,使大地陷入一片黑暗。在《大富×》系列游戏中,游戏者可以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陷害游戏对手,掠夺对手的财产,这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无疑会产生不良影响。 有些青少年对那些技艺高超的电脑黑客津津乐道,部分青少年热衷于钻研电脑中破坏性的技术,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造成的危害之大令人震惊。如 1999 年 11 月在我国大规模流行的计算机黑客类病毒“秘密”,编写者是某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大学生。还有我国台湾省大同工学院学生陈盈豪为发泄对防毒软件不满情绪而编制了电脑病毒“CIH”,1998 年 4月 26 日造成全球 6000 万台计算机被毁,此后每年的 4 月 26 日定期发作,继续造成更大破坏。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里面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也存在大量不良信息时刻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互联网的跨国界性和复杂性,难以做到对不良信息的完全控制,如果这些信息被缺少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的青少年接触,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成长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许多事例都在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生的人文教育。而且应该认识到,进行人文教育不单单是哪一门学科的任务,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才是最好的办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以其规范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是很有必要的。信息技术和人文教育也是相辅相成的,注重人文的培养对学生学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