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 ──读《自由写手的故事》(一)马来西亚 郭史光宏这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个发生在美国加州的真人真事,说的是一位充满理想的年轻老师与 150 位桀骜不驯中学生的故事。有别于市面上资深教师谈教学心得之作,这本书述说的,是主人公艾琳?古薇尔老师最初踏入教育界时的故事,从一开始的实习老师,到毕业后正式老师的最初几年。与众多怀抱理想的年轻教师一样,古老师的教育梦在踏入校园后受到严峻的考验。首先,是一群来自中下阶层家庭、在街头逞凶斗狠、自暴自弃的“劣等生”。教育工作不如想象中顺利,被摺成纸飞机的讲义布满课室,古老师的第一堂课在学生一片蔑视笑声中结束。面对如此挫折,我看大多教师肯定是要心灰意冷、意兴阑珊的了。“唉,怎么这么倒霉,竟然教到‘不可救药’的一班。”“我已经尽力了,看来这批学生是没得救了。”“今年就咬紧牙关挨着过吧,希望明年的学生能乖巧一些。”还没来得及燃烧的教育理想一下子就被迎面而来的冷水给浇熄了。认命吧!这就是现实,不是吗?历史告诉我们,少数在困境中坚持下来的人终会有所成就,古薇尔老师就是这种人。正因如此,真挚感人,令人神往的《自由写手的故事》才能横空出世。古薇尔老师没有放弃学生,更没有放弃自己的教育理想。凭着一股任性与执着,古老师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进入学生的圈子。为此,她向爸爸请教有关美式足球的点点滴滴,也开始听流行的史努比狗狗的音乐。为了让学生不再自卑且能积极向上,古老师自掏腰包,带全体学生到电影院观赏《辛德勒的名单》;她也向书商订购了数十本《麦田捕手》,让学生能人手一册,享受阅读的乐趣;古老师还邀请了许多来自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交流,借助外力激发学生向上向善。自此,学生开始勇于编织自己梦想,开始相信自己的人生可以走向更高层次,开始展望出人头地的一天。 除了学生方面的挑战,校园的传统保守制度也成了古老师的绊脚石。当古老师提出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教学的建议时,学校领导总会投以异样的眼光,以诸如学生安全、教学效率、教师经验等理由加以阻挠。当古老师欲向图书馆租借大量书籍让学生阅读时,图书管理员会以“劣等生”不喜欢阅读,也没能力阅读为由,加以拒绝。当古老师与学生关系日益密切,声名逐渐响亮之际,资深老师无一不眼红,常要找机会陷她于不利。依然是那一股任性与执着,古老师以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人力量对抗整个校园体制。凡事对学生有益的活动,无论学校多么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