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学习目标 细解考纲】 1.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2.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3.巧用 v-t 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提出问题】 如何探究一个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何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用什么仪器测? 【实验】 问题一: 打点计时器结构如何? 问题二: 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所需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问题三: 本实验特别要注意哪些事项? 步骤:(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一高一低可否?)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位置。 2 .滑轮不能过高。 3 .应考虑复写纸与纸带的位置关系。 4 .钩码数量不能过多,长木板两端高低相差不能太大。 5 .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 , 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6 .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7 .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处理数据】 问题四: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 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纸带的一段;若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小,可取多个间隔(可 5 )为一个计数间隔时间(间隔不再是0.02s )(但要看具体情况灵活选定);原则上能取六、七个计数点为宜;给选取的点加标记。 问题五: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速度? 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用计算较准确的平均速度来代替),如何代替?(选择包括该点在内的一段位移(该点最好处在中间时刻位置) Δx ,找出对应的时间 Δt ,用 Δx / Δt 作为该点的瞬时速度);对于选取的两个端点的速度暂时不计算(误差较大);测量各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应考虑估位、单位。可以表示 D 、 F 及它们中间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问题六: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1.列表法。(注意列表要求)2.图象法:① 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② 描点:观察和思考点的分布规律。③ 拟合: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用直线拟合,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