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杂质或体积的计算) 主备人: 课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2 课时 (具体课时任务:第一课时基础计算;第二课时 含杂质或含体积的计算 )学习目标:1 、我要进一步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方法、步骤和技巧 2 、我能初步学会利用含体积的物质的计算方法。 3 、进一步培养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重难点:学会含杂质的物质参与反应的相关计算方法;已知物质的体积求相关物质质量的方法 当堂巩固 分层达标 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 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 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复习导入(3 分钟检测)1、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之比,这种比成 比例的关系。2、回顾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相关步骤:① 设 ② 写 ③ 找出 ④ 列出 ⑤ 简明地写出答案。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物质的量必须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的质量,算出的量也是 纯 净 物 的 质量。 自然界中,大多数物质是含杂质的混合物,我们该怎么变化才能进行计算呢?利用所学知识计算:独学指导试写出题目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提干找出已知量,未知量;列出比例式,并求解一、若有 34 克过氧化氢完全分解会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体积约为多少升?(已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1.43g/L)(H-1;O-16;)思考:①求出氧气的质量后,如何结合其密度求体积?② 若已知物质的体积能否直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又怎么用物质的体积来利用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呢?对学1.对子检查独学中计算题的完成情况:(检查步骤是否齐全,单位、比例式、计算有无出错, 并进行交流。2.在黑板上标注出困惑。并对独学中的困惑进行互相释疑。不会的部分作出标记,以便组间交流。群学二、某同学为测得氯酸钾的纯度,把 25g 含杂质的氯酸钾和 2g 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7.4g,求完全反应后最多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该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K-39;Cl-35.5;O-16;Mn-55)(提示:物质的纯度=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分析:①题目中给出三个数据,哪些是能直接代入方程式求其他物质的纯净物的质量?② 反应前共有固体质量多少,反应后又是多少,反应前后固体减少了多少,减少的物质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