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我省畜禽品种结构和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全国畜禽良种工程二期规划》、《XX 省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XX 省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我省畜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我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现状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共建成各类种畜禽场 275 个,其中种猪场 132 个,存栏种猪 4.45 万头;种牛场 5 个,存栏种牛 2612 头;种羊场 41 个,存栏种羊 12195 只;种禽场 84 个,存栏种禽 254 万套,其它种畜禽场 13 个。这些种畜禽场每年可向社会提供良种畜禽 33278 万头只;全省有国家级种公牛站 4 个,存栏采精公牛 185 头,年可生产优质冻精385 万剂;家畜人工授精站点 5386 个,年冻精配种达 460 万头只,初步形成了育种、扩繁、推广相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框架。 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初见成效。全省共有畜禽品种 60 个,其中列入地方畜禽品种志的有 22 个。采取保种选育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办法,促进了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南阳牛新品系选育和开发、固始鸡家系选育和开发、卢氏鸡的品种选育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固始鸡和固始笨蛋已成知名品牌,远销十几个省。 引进国外良种畜禽的数量迅速增加。1998 年以来,我省共引进种畜禽 61 批次,引进各类种畜禽 36.84 万头只,极大地丰富了我省良种畜禽品种资源,加快了畜禽良种化进程。 畜禽良种覆盖率和出栏率明显提高。良种工程建设推动了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畜禽良种化程度明显提高。2003 年,全省猪、蛋鸡和肉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 94%、76%和 88%,比1998 年分别提高了 11 个、6 个和 8 个百分点;猪、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 127.6%、49%和 111%,比 1998 年分别提高了 4.1 个、6.5 个和 9 个百分点。 第 1 页 共 9 页 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初具雏形。良种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的形成,为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中原肉牛带、中原肉羊带、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东平原奶牛养殖基地、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豫东南水禽生产基地、豫北肉鸡生产基地和、豫南优质黄(麻)羽肉鸡生产基地等优势畜产品产区。 我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现代化畜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