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目录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家老子探究活动课堂练习退出百家争鸣 孔子 孔子简介生活时代: (前 551 ~前 479 )春秋晚期所属学派:儒家(创始人)思想精髓: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培养出的学生有 3000 多人,其中著名的有 72 人,被称为“孔门七十二贤”。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学术著作:《论语》(由其弟子整理) 孔子故居 曲阜孔庙 孔子讲学图 孔子弟子颜回 孔子弟子冉求 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 《论语》书影 老子像 老子简介生活时代: (约前 571 ~?)春秋晚期所属学派:道家(创始人)思想精髓: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主张遵循自然规律,反对强做妄为。 帛书《老子》 百家争鸣《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孙武、孙膑兵家《商君书》《韩非子》提倡法治、中央集权商鞅、韩非法家《墨子》“ 兼爱”、“非攻”墨子墨家《老子》《庄子》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老子、庄子道家《论语》《孟子》 《荀子》仁爱、仁政、“制天命而用之”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代表作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学派 墨子像 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兼并战争。他重视科学技术和逻辑学的研究。对我国古代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墨子》书影 孟子像 孟子(约前 372 ~前 289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 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书影 荀子像 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约前 313~前 238 ),号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 祭酒 。批判地总结诸子学说,于儒学中推崇孔学而指斥思孟学派。政治上主张礼法兼用,王霸并行。批驳天命观念,否认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人之分观点,论证阐述 制” 天命而用之 的思想。 《荀子》书影 庄子像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 道 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见。又以为万物无时不变化推移,原因在于其内部有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但又认为,事物之间本质上无差别。要求人们安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