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与留才计划 文/林燕翎【2002/12/05 經濟日報】 年後轉職潮將近,許多上班族,趁著領完年終獎金,準備農曆年後跳槽,儘管景氣低迷,就業市場僧多粥少,但好人才人人搶;不景氣,當企業激勵因子持續減少,如何幫老闆留住人才,成為人資主管新任務。 福特六和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葉慶煌指出,不景氣,更凸顯人才資產的價值,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激勵員工生產力,並使員工願意為公司效力,一同渡過景氣低谷;許多企業往往編列大筆經費作人才招募,甚至挖角,卻鮮少注意如何留才,等到員工跳槽,才後悔莫及。 曾經在 2001 獲得亞洲華爾街日報頒發「台灣最佳雇主」殊榮的福特六和,向來以「多元化」為人力資源發展重要方針,包括積極的教育訓練、跨部門跨國的工作輪調機會,屢獲勞委會頒發優良勞動條件單位。 葉慶煌特地提供福特六和的經驗,說明企業如何留才。 第一,企業應提供具競爭性的薪資福利, 他表示,薪資多寡是員工決定要不要留下來的因素,薪資待遇不一定要居同業之冠,但起碼要有前 25%的水準。 第二,工作職務內容應充滿挑戰性,避免工作彈性疲乏,萌生倦勤之意。 以福特六和為例,為了徹底落實適才適所的觀念,1997 年特地成立人資發展委員會(pdc),委員會由各業務單位、人資部門主管組成。 每年逢績效考核季節,部門主管會透過一對一方式與員工溝通,進一步瞭解實際工作狀況,主管也會與員工分享一年來觀察員工的心得,並提出三項優點,以及三項需要改進之處。 部門主管瞭解員工實際意願後,例如技術部門員工有意轉換到行銷部門,主管就可趁著 pdc 開會時,反映員工心聲,並進一步協助員工安排新職務。 而人資部門也會準備評量項目,評估員工的發展潛能,以及性向是否適合新職務。 第 1 页 共 11 页 葉慶煌表示,一旦員工感到彈性疲乏,職務內容乏善可陳、缺乏成就感,容易萌生倦勤之意,因此,如何協助員工發現潛能、開拓視野,才能讓員工時時刻刻對工作保持新鮮感、挑戰性。以日本新力為例,也有一套內部輪調制度,例如,工程師與業務代表互調,一來,工程師可實際瞭解市場需求,一方面業務代表也能學習產品設計技術;除了避免員工在單線的升遷系統工作造成視野窄化之外,無形中也提高企業競爭力。第三,保持工作環境和諧。 葉慶煌表示,工作環境是否友善,影響工作情緒甚鉅,如果辦公室裡充斥著鬥爭氣氛,就算高薪,絕對留不住人才。 第四,主管領導模式。 例如,主管是否言行一致。讓下屬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