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叶永烈 教学目标 1 、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解释标题,导入新课国宝——— 大熊猫说明对象说明的重点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资料:大熊猫,哺乳动物,体长 4 - 5 尺,形状像熊,尾短,通常头、胸、腹、背、臀白色,四肢、两耳、眼睛黑褐色,毛粗而厚,性耐寒。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高山中,吃竹叶、竹笋。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动物。 作者介绍: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浙江人,作品颇多,前期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处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期以报告文学为主,有传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文浮沉录》等。 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嬉戏 憨态可掬 濒危 璀 璨邛崃 浩瀚 栖息 孤僻分娩 翌日 繁衍xīhānjǖbīncuǐ cànqióng láihànqīpìmiǎnyìyǎn 整体感知,研读课文1 、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 2 、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 3 、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珍贵可爱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暗扣说明中心直接点明说明中心 外形特点 生长环境 生活习性 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可爱。——人烟稀少,泉水 丰富竹类众多。—— 喜爱食竹,食量很大, 性情孤僻,爱独处。 —— 随季节交替而改变 活动范围——繁殖力低,大多 每胎产一仔。 大熊猫生活现状 过去的一万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的侵噬属于大熊猫的自然领地,迫使大熊猫退缩隐居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高山深谷之中。大熊猫之所以能在自然历史的巨变中神奇的幸存至今,可能得益于它知难而退,与世无争!濒临灭亡 然而大熊猫目前已处于极危状态。 50 年代至今,其栖息地已消失 4/5 ,现仅存一万余平方公里,分布于 30 多个县境内。种群数量下降到 1000 只以下,且被分割成 20 个孤立的小种群。这种小种群随着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适应、 繁殖和对疾病抵抗等能力的日益下降,更容易使其陷于极危境地。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也构成威胁,由于大熊猫完全依赖竹子为生,竹子周期性开花亡,对环境中竹种单一地区的大熊猫是致命的打击。 70 年代和 80 年代岷山、邛崃山竹子大面积开花就曾造成大熊猫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问题交流:1 、国宝说明了什么?大熊猫的珍贵2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同学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