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VIP免费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_第1页
1/15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_第2页
2/15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_第3页
3/15
欧亚六国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对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全国统筹)的适用性分析许志军 09 级劳动与社会保障摘要:从 1995 年以来,欧亚六国(瑞典、意大利、拉托维亚、波兰、蒙古和吉尔吉斯坦)大胆地引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之后,基本上完成了从现收现付制向名义账户制的平稳过渡,克服了转型成本的难题;几年来的实际运行证明,这个崭新的社会保障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很可能成为其他现收现付制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替代模式”。当前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加速,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可强携带性和高投资收益并存的挑战。根据中国国情具体需求设计一种混合型(缴费确定和待遇确定型)养老金计划,将成为今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关键词:养老保险 名义账户 统筹基金转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的困境(一)“未富先老”,要求养老基金实现高投资收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走向开放型的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开始自由流动,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这就要求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中积累基金具有较好的可携带性。同时,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一国人日, 60 岁(含) 以上的人日比例达到 10% 时, 便意味该国家步人老龄化社会行列。按此标准, 中国十年前便已经进人􀀂老年型国家。2000 年,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中国 60 岁(含)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 .3 亿人, 占总人口的 10 .46 %。经过十年发展(截至 2009 年底) , 这两个数字分别增长至 1.6 7 亿人, 占总人日的 12 .5%。尤其近一两年, 我国老龄化进人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日将年均增加 80 万人至 90 万人。预计到 2020 年, 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2 .48 亿, 老龄化水平达到 17% ,而到 2050 年,中国将进人重度老龄化阶段, 届时, 中国人每二个人中, 便有一个老人。同时,人均寿命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使社会化养老的推行面临“未富先老”的困局。(二)大规模、高频率人口流动要求养老基金可携带性强。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2010 年中国流动人口达 2.21 亿人。如果中国人口流动迁移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到 2050 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可达 3.5 亿人左右。 毛其智认为,在未来二三十年,国内的流动迁移人口还将保持 2 亿~3 亿人的规模,其分布、结构、素质的复杂变化,对国家战略规划、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