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运用论文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学生姓名:宋熙学号: 091401010043 指导教师:何老师2 基于 TCP协议的简单即时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即时通信 (Instant Message),由于其具有实时性、跨平台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使用。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处理多用户进行实时、安全的即时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即时通信的底层通信是通过SOCKET套接字接口实现的。当前的主流 UNIX系统和微软的 WINDOWS系统都在内核提供了对SOCKET字接口的支持。使用这个统一的接口, 可以编写一个可移植的TCP/IP 通信程序。使信息能够在 INTERNET上可靠的传输。关键词: 即时通信;文件传输;套接字;TCP协议第 3 页1 引言1.1课题背景即时通信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信网路的服务。即时通信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实时的。 大部分的即时通信服务提供了presence awareness 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在线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最早的即时通信软件是ICQ,ICQ是英文中 I seek you 的谐音,意思是我找你。四名以色列青年于1996 年 7 月成立 Mirabilis公司,并在 11 月份发布了最初的ICQ版本,在六个月内有85 万用户注册使用。在因特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信服务包含了MSN Messenger、 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 、Jabber 、ICQ与 QQ。 这些服务有赖于许多想法更久的( 与普遍 ) 的在线聊天媒介,如Internet Relay Chat一样知名。1970 年代早期,一种更早的即时通信形式是柏拉图系统(PLATO system) 。之后在 1980 年代, UNIX/Linux 的交谈实时信息被广泛的使用于工程师与学术界,1990年代即时通信更跨越了因特网交流。1996 年 11 月,ICQ是首个广泛被非UNIX/Linux使用者用于因特网的即时通信软件。在ICQ的介绍之后,同时在许多地方有一定数量的即时通信方式发展,且各式的即时通信程序有独立的协议,无法彼此互通。这引导使用者同时执行两个以上的即时通信软件,或者他们可以使用支持多协议的终端软件,如 Gaim、Trillian或 Jabber 。2相关技术介绍2.1.NET 开发平台及 C#.NET 开发语言.NET 框架是 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种全新的开发平台, 提供了统一的、面向对象并且可以扩展的编程类库和完善的集成开发环境, 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 并且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安全性。微软为了推行 .NET 战略,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