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奉铁路宾馆的百年风云(图)作者:苏莉鹏 台儿庄路 51 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名人旧居,因为除了最初建房的英国人波尔顿在此住过几年外,这里先是作为京奉铁路管理局的办公场所,而后又成为京奉铁路宾馆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虽有众多历史名人驻留过的足迹,但他们都是作为宾馆的客人在此短暂停留。即便这样,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房子,依然因为这些重要客人曾经的停歇,而变得格外厚重与神秘。波尔顿只是一名普通的英国职员,当初他来天津任职建造这座房子的时候,恐怕不会想到日后这座二层小楼会成为天津的一座很有名气的建筑。一百多年后,台儿庄路51 号的小洋楼已经成为重点保护的风貌建筑,很多人都会慕名来参观。百年来众多名人在此留下的那些或真实或传说的故事,足以令它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小洋楼。詹天佑曾在此办公英国人波尔顿在二十世纪初奉命来到天津,在津沽铁路公司任财务总监。但他并没有给这座当初自己兴建的小楼留下太多故事,几年后,中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铁路——京奉铁路开通。1907 年,京奉铁路管理局在天津成立,作为管理局的一名职员,“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就在这里办公。詹天佑成名于京张铁路,但在天津的任职,真正成为了他梦想的开始。从京奉铁路开始,詹天佑致力中国铁路事业的生涯起步了。而对于中国铁路同样重要的京奉铁路,则记载下许多中国近代史的变迁。从 1881 年李鸿章上奏修建唐胥铁路起,到 1911 年京奉铁路全线通车,前后断断续续用了 30 年时间。在这 30 年中,这条铁路经过商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收归官办、外国攫夺、收归国有并借外款修建的演变过程。这其中经过无数艰难险阻,有顽固派的重重反对,无知愚民的拆毁,义和团时期的破坏,土匪的抢劫;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日俄战争的劫难;从民间招股,到动用官款,到举借外债;从用骡马拖拽,到用小锅炉改装的简易机车,到先进机车、车辆的使用。每一块碎石、每一根枕木和每一根钢轨都尝尽酸甜苦辣的滋味,都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条铁路的不平凡经历,正是中国早期铁路发展艰难历程的缩影。 当 1911 年京奉铁路全线通车后,京奉铁路管理局完成了一部分的任务,于是他们把从前办公使用的那栋小楼经过大规模改建成了宾馆,詹天佑此时已和同仁们走向更远的地方,那里还有重要的铁路线等着他们去规划、修建。孔祥熙来津探亲人当台儿庄路上的那栋小楼更名为京奉铁路宾馆后,它最精彩的篇章终于拉开了帷幕。这期间,如果把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