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公经济组织建党问题的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层出不穷,辖区内落户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日益增多,大量出现而导致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不断减少,党员发挥先进性的动力缺乏。这些组织虽然行政上无主管,但党组织上不能无主管,按照中央规定的“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的生活”的要求,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街道工委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把他们管理起来责无旁贷。近二年来,湖南路街道工委对城市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问题作了积极的调研和实践,探索楼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了城市楼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一、城市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的必要性1、城市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其执政地位的潜在力量,城市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新形势下党的工作的新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党的十六大对新形势下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理直气壮地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建党问题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数量和构成上来看,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从长远看,党要扩大其工作覆盖面,新领域必须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问题刻不容缓。3、城市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现状的迫切需要。根据街道辖区内44幢楼宇,大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千余家的调查情况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老总大多不是党员,他们主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认为党的工作第1页共4页与自己的工作关联还不多,对党的工作不太注意或根本没有这种意识;有的老总虽然是党员,但对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意识淡薄,在组建党组织和开展党的活动上无信心,缺乏热情,认为多方联络办起事情碍手碍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二,党员数量少、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以年轻人为主体,而年轻人中是党员的相对较少,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基本上没有一名党员;有的虽然有,但也微乎其微,甚至有的党员有名无实,有畏难情绪,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不愿意暴露自己是一名党员的身份。第三,党员找家心切切。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人数不少,由于改制,党组织“失踪”了,党员有着强烈的寻找党组织的愿望,但却无法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找不着方向。第四,教育管理难度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状态,他们经常出差在外,人员的流动性大,这都给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往往党支部组织活动不容易,党员不能按时参加活动,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凝心聚力作用不能体现,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先进性不能发挥。等等,这些状况,阻碍了党的工作渗透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去,不符合党在新时期的工作要求,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二、城市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工作的实践经过一年多的城市楼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工作实践,街道工委认为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开展好调研。建立党组织前期街道工委需组成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工作调研小组,对辖区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工作情况拉网普查,开展调研,建立台帐,掌握每一手资料,为在楼宇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工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二)、构建好平台。一要加强宣传,党的工作在新形势下扩大工作覆盖面,必须转向非公经济组织,必须转向楼宇,做好宣传则是首要任务。去年街道工委选择性地在非公经济组织较为集中、企业规模较大、物业管理规范的商贸办公楼宇、专业市场楼宇中张贴“寻找党员的”告示,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老总们和党员知道街道工委的工作意图,提高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