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矿井概况小红沟煤矿隶属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乌鲁木齐东北部,距市约 33 千米,在乌鲁木齐矿区东部,东西两侧分别与大洪沟煤矿、碱沟煤矿相邻,行政区域属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井田中心地理坐标:东经 78°46′北纬 43°54′。小红沟煤矿的前身属于小炭窑式的开采,最早开采时间始于解放前,解放后逐步由小到大,矿井几经变更, 1979 年并入乌鲁木齐矿务局,改名为“小红沟煤矿”, 1983 年开始技术改造,改造后矿井为立——斜井阶段石门开拓,首水平标高为+660 米,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30 万吨/年。2000 年,矿井开始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方法,2002 年引进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目前采掘工作面机械化程度达到了 98%以上,2002 年 7 月矿井装备了 kj2000 安全监控系统。这几年,矿井对提升运输和通风等主要生产系统的技术改造,目前矿井已具备 135 万吨/年生产能力。小红沟煤矿井田东西长 3.3 公里、南北宽 1.5 公里,总面积为4.3 平方公里。矿区位于准南煤田东南部八道湾向斜南翼,为单斜构造;井田含煤 32 层,按煤层赋存特征分为四组,B1~2、B3~6为两组特厚煤层,B7~18和 B19~32为中厚煤层,煤层倾角平均为 87°,属于急倾斜煤层,矿井主要对 B1~2、B3~6两组煤层进行开采。其主采一、二组煤的性质:1、一组煤(B1~2):煤层总厚平均为 35.45m,倾角 87°~89°,含夹矸 4~8 层,总厚约 3m,煤层有益厚度 32.49m,全井田范围内稳定可采。该煤层厚度沿走向从西向东,由浅及深有略有变薄趋势。顶底板:伪顶为炭质泥岩,厚 0.1~0.2 米,直接顶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厚 0.5~5 米,老顶为粉砂岩,细砂岩或厚砂岩。伪底为泥岩或炭质泥岩,厚 0.1~0.3 米,直接底为粉砂岩,很少随煤层垮落。2、二组煤(B3~6):煤层底板距一组煤顶板 110m,与第三组煤间距自 17 勘探线的 82 米向东变为 21 勘探线的 87 米,平均间距 79.53 米,煤层厚度为 48.87 米,倾角 87°~89°,夹矸 4~12 层,总厚约 3.88 米,煤层有益厚度为 44.99 米,全井田范围稳定可采。顶底板:伪顶为炭质泥岩或泥岩,厚 0.1~0.22 米,直接顶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老顶为粉砂岩,细砂岩或中砂岩,伪底为炭质泥岩或泥岩,直接底为粉砂岩。(附 B1+2和 B3+6煤层柱状图)小红沟煤矿为低瓦斯矿井,无瓦斯异常涌出现象。井田内煤尘挥发份普遍较高,煤尘具爆炸危险性。煤容易自燃,自燃发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