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单元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微生物一个字小而简单。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活的)。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原始)。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真性)。第 二 单元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肽聚糖由聚糖支架与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共同构成。功能:维持菌体固有形态。革阴有外膜,脂多糖是革阴细菌内毒素主要成分。溶菌酶:切断聚糖支架的 β-1,4 糖苷键,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切断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连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细菌染色体是生命所必须的。(1)F 质粒:编码细菌性菌毛(2)R 质粒:控制细菌耐药性。细菌的特殊结构:1.荚膜:抗吞噬。2.鞭毛:运动。3.芽胞:增强细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是灭菌效果的指征。4.菌毛:普通菌毛:粘附作用。性菌毛:遗传物质的传递,由 F 质粒表达。初染:结晶紫染液;媒染:卢戈氏碘液;脱色:95% 的乙醇;复染:稀释复红液。(革阴菌的细胞壁肽聚糖薄而且外面有酒精可以溶解的脂溶性的外膜,革阴成了无色,最后用红色染。)第三单元 细菌的生理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大多数细菌的最适 pH 为 pH7.2~7.6。结核杆菌 pH6.6~6.8,霍乱弧菌 pH8.8~9.0。繁殖方式: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1.热原质: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革阴脂多耐热,全身裂解无抗原。细菌的分解代谢试验:1.糖发酵试验:乳糖发酵试验常用于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2.大肠杆菌 IMViC 试验结果为:++――,产气杆菌为――++。细菌的人工培养:菌落:由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第四单元 消毒与灭菌消毒保留芽孢。紫外线:260~270nm,最佳波长为 265~266nm。杀菌机理:使同一条 DNA 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共价结合而形成嘧啶二聚体,干扰细菌 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死亡或突变。 外毒素(exotoxin)内毒素(endotoxin) 产生细菌G+及少数 G-菌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 释放方式生活状态下释放死亡裂解释放 化学组成蛋白质脂多糖 抗原性质强,可转变成类毒素弱,不能形成类毒素 耐热性质不耐热极强 致病性质选择性作用,毒性强引起全身反应第五单元 噬菌体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感染细菌的病毒,DNA 或 RNA。1.毒性噬菌体:吸附、穿入、脱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