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本来应该是书声朗朗,声情并茂的读书、体会、感悟,品尝语言文字带给学生的情感的共鸣,感受语言的魅力,享受读书的乐趣。但是我发现我们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他们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任凭课文中人物的情感怎么起伏波动,他们面无表情,有的甚至是端着课本看书,嘴里没有哼出一个字。看到这种学习状况,我着实着急又生气,该怎么办呢? 在埋怨学生的同时,我开始反思我的课堂教学。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太乏味,没有新鲜感,让学生失去读书的兴致。于是我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首先根据孩子年龄特征,我认为采用比赛读的方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记住:比赛读书时,千万不能让读得最好的学生先读,这样其他学生才有读书的兴趣。其次是让水平相当的学生比读,朗读水平相差太大,只能是让差生更差,要让朗读水平差的学生找到成就感,才能调动他们读书的积极性。比赛读书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个人比读、小组比读、男女生比读、师生比读、挑战比读等。其次是注重自己的示范性。常常把激励的语言送给学生,让学生找到读书的自信心. 老师的评价语言尽量以表扬为主,不打击他们读的信心。一遍读不好,再试,让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或者老师亲自示范。好孩子是哄出来的,朗读好同样是激励出来的。再次就要给学生创设课文所要表达的情境,让情景的渲染来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选择多变、灵活的教学方式。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讲童话未尝不可以演一演;讲诗歌不妨举行个朗诵会;范读时不妨放一段录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朗读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善于运用声情并茂的描述性语言,通过播放音乐等手段来烘托、渲染气氛,促进学生入情入境;默读练习时,可以留给学生想像的余地。另外,教师还要经常提示学生运用扫读、跳读、重点处反复读等方法,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